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读《繁星春水》有感600字 读《三国志》有感600字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读《繁星春水》有感600字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一本书,就叫做《繁星·春水》。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代着名的女作家冰心奶奶,冰心奶奶的原名叫做谢婉莹,是福州长乐人。冰心奶奶学富五车,《繁星·春水》是她将平时写的诗聚集在一起而编成的诗集。
冰心奶奶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以及自然着称,内容虽然简单精炼,但是字字千金;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是意义深刻。从《繁星》中:
(资料图)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
“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
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幸福。
不久后,冰心奶奶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国外留学,她一去就是多年:
“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
等很多的诗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冰心奶奶思念家乡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的思想感情。短短的几句,却勾勒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几句这么短的诗句,却能够出让我们体会出冰心奶奶写诗时的思想。
在《繁星·春水》中的三百四十六首诗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这首诗了: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寥寥几句,却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冰心奶奶热诚赞美母爱,对母亲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冰心的诗含蓄深刻,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不知为什么,看了这繁星春水,我的心深深触动了……
读《三国志》有感600字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著,详细描写黄巾起义(184年)到晋吞吴(280年)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一本后人评价极高的名人纪传体史书。我这几天研读后深有感触。
第一点,自然是《三国志》也就是史书和那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所记载的大不相同。说到底也就是史书和小说文学性的不同。史书尊重历史,就算是像陈寿这样“大文豪”似的人物,也是在历史准确才添加一些文学性的语言。而小说则会融入作者诸如“尊刘贬曹”这类个人的情感,加入历史上不存在的“连环计”,“苦肉计”来吸引读者。当然,我个人不是对小说或《三国演义》有偏见,毕竟完全照搬历史的古装电视剧很难获得高的收视率,只是希望读者在享受《三国演义》激动人心的故事时考虑一下它的真实性,而不是错误的理解“《三国演义》=三国历史”。
写史书的目的是方便后人看史,而后人看史如果不像唐太宗那样“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就毫无意义。最让我触动的仍是武侯诸葛亮,没有“火烧博望坡”没有“火烧新野”,没有“舌战群儒”,没有“草船借箭”,没有“借东风”,没有“空城计”,没有那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遁甲无一不晓的诸葛亮。但他仍是那个在刘备床前拒绝“取而代之”的诸葛亮,但他仍是那个《出师表》前“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诸葛亮,但他认识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蜀汉写下104112个字的《诸葛氏集》二十四章的诸葛亮。失去光环,无比平凡,但正因平凡而无比伟大,日落黄昏的蜀汉,被一位老人苦苦支撑,这是何等的坚定与执着是他相信统一全国的一天终会到来。所以说我们这些远远没有面对真正的考验的青少年,在困难面前不应低头,而是要去坚决面对远方的挑战,相信希望的存在。
除此之外,曹丕对礼仪的重视,曹睿一千兵马退回孙权精良水师的智慧,诸葛瞻为民造福的仁慈,马良舌战孙权时的勇气,一个一个《三国演义》上没有的故事,让我感触良多。
三国离现在有1700多年,即使是《三国志》也不敢说记载完全属实,但只要我能在书中有所体味有所感悟,那才是高尔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含义把。
标签:
关键词: